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面面观

    原油价格坐上了过山车。继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以后,国际原油价格开始直线上升,并在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就在专家们还在猜测国际油价到底会升多高时,油价却来了个直线回落,跌得比涨得更快,戏剧性地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跌破了70美元。10月27日,纽约12月份原油期货最低跌至每桶61.3美元,最后收于62.03美元;伦敦布兰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破每桶60美元大关,探底每桶59.02美元,最后收于每桶61.02美元。截至10月27日,国际原油价格与其每桶147美元的高位相比已经腰斩有余。

    这一跌,固有的思维、固有的模式、固有的做法,全乱了。
      
    减产拉价格失效
      
   
面对持续下行的原油价格,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13个成员国的石油部长在10月24日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决定,从11月起将该组织的原油日产量削减150万桶。据了解,这是欧佩克近两年来的首次减产。欧佩克上一次决定减产还是在2006年的12月。当时各国部长在尼日利亚举行的会议上决定每日减产50万桶,从2007年2月开始实施。此后,国际油价一路狂奔,从每桶50美元左右飙升至今年最高时的近每桶150美元。可以说,用减产拉动油价欧佩克屡试不爽。
   
然而,这次减产行动不但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推高油价,纽约原油期货反而加速下跌,逼近17个月以来的低点。就在欧佩克宣布减产150万桶后,纽约基准原油期货一度应声大跌超过7%。截至北京时间10月24日19时04分,纽约12月份原油期货报63.64美元。当天早些时候,该合约最低跌至63.05美元,跌幅高达7.1%,逼近2007年5月底以来的低点。
      
    国内“批零倒挂”逆转
      
    “批零倒挂”一直是国内油品市场的顽疾,没想到,这次也历史性地“好了”——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国内成品油批发价节节下跌,汽柴油“批零倒挂”现象出现逆转。
   
本来,由于国际油价一路飙升,这一顽疾在今年上半年差点就成了不治之症。当时,国内炼油企业亏损加速,民营炼油厂被迫停产,社会囤积油品严重,市场上油品供应紧张,汽柴油批发价均高于零售价,每吨柴油批发价甚至高出零售价千元左右。

   
然而,时隔不久,情况变了。据东方油气网监测,进入9月份,国内汽油市场供求比值已进入190∶100的均衡区间;国内柴油市场供求比值也达到160∶100的均衡区间。这一供求局面的改善,使得汽柴油“批零倒挂”的价格扭曲状况有了改变。

   
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场90号汽油批发价为每吨6400元,93号汽油批发价为每吨6700元,0号柴油批发价为每吨6000元。而加油站成品油的零售价格为:90号汽油每吨7599元,93号汽油每吨8045元,0号柴油每吨7128元。批发价低于零售价每吨1200元以上。而据东方油气网对全国20个城市的监测显示,目前各地汽柴油市场批发价均比零售价低,每吨相差600元至1200元。
   
不仅如此,国内汽油的零售价格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零售价格。上周三,在国际油价暴跌的背景之下,美国普通汽油平均零售价降低到2.914美元/加仑,按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兑人民币6.8368元,以及1加仑相当于3.8升计算,这一价格相当于5.26元/升。而10月7日北京的成品油价格上调后,93号汽油的零售价格已达每升6.37元。国内93号汽油的价格也普遍在6.25元/升左右。这意味着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已经高过了美国的零售价。
      
    两大集团悄然“变声”
      
   
本来,今年以来,两大集团一直是叫苦不迭,多次上书要求政府补贴其因成品油“批零倒挂”而造成的亏损。但随着原油价格的下跌,两大集团的叫苦声息了。据业内人士保守计算,随着国际油价的陡然下跌,炼油业务盈利将分别给两大集团的上市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带来0.25元和0.2元的每股收益。
   
这个结果也在两大集团有关负责人口中得到了证实。10月23日,中国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临时股东大会上透露,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走低,公司炼油业务自11月起有望实现盈利。国际油价在每桶75美元时,是中国石油炼油业务的健康水平。中石化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相对于国际油价,中石化炼油盈利的平衡点是85美元/桶。因此,接近60美元/桶的原油价格必将给中石化带来盈利。
   
针对国际油价的下跌,中石化甚至有了进一步的动作。该公司于近期下调了香港地区成品油零售价和大区公司柴油的内部调拨价。10月17日,中石化发文要求自10月20日起下调大区公司柴油含税调拨价150元/吨,汽油暂不调整。其中,华北大区公司对北京石油分公司的调拨价下调至6650元/吨,华东大区公司对上海石油分公司的调拨价下调至6540元/吨,华南大区公司对广东石油分公司的调拨价下调至6550元/吨。
   
“大区调拨价只是公司配置给系统内销售公司的价格,销售公司以此价格拿到成品油后,再对外批发或零售。目前国内柴油市场跌势汹涌,公司下调大区柴油调拨价主要是为了提高销售公司的竞争力,扩大销量。但是,此次的下调幅度太小,并无法令销售公司真正受惠,而柴油价格仍处于下滑通道,目前公司的销售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国际油价的暴跌,预计公司还会再下调调拨价促销。”中石化下属一销售公司负责人表示。
      
    成品油价格调整成悬疑
      
    无论油价上涨还是下调,都会引发国内对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讨论。不过面对现在这样一泻千里式的价格下跌,成品油价格应如何改革,人们倒真的一时拿不定主意了。
   
有人认为,现在改革成品油价格制定体制的时机并不好。原因有三:首先,原油价格企稳尚需时日,而追涨追跌都不明智。其次,两大集团饱受油价倒挂之苦,今年以来承担了巨大的政策性亏损,现在炼油业务才刚刚有了盈利的希望,需要给他们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再次,与上调相比,并没有直接的大利益主体去呼吁成品油价格下调。
   
但也有人认为,现在正是改革成品油价格制定体制的好时机。如果国际油价较长时间保持在80美元以下,应乘机形成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并通过燃油税、资源税等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这时风险和压力是最小的。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认为,成品油价格如何与国际接轨,一是看时机,二是看方式。方式很重要,国内成品油价格不能只是简单地和国际接轨,不能频繁地根据国际油价走势调整国内油价。现在应该重点考虑的是,推出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减少行政干预的方式,让投资者和消费者基于自己的预期做决策,这样矛盾会减少很多。

      
    化工行业如何相随
      
    “油头”如此翻云覆雨,“化尾”如何前呼后应?
   
3个月前,业内分析人士还在为化工行业如何在今后长时间内(至少是今年下半年内)应对高通胀、高油价时代积极出谋划策。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随着华尔街的急风骤雨浇得油价直线降温,业内谋士们的思维也来了个180度的急转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油价近期仍将走低成为业内的普遍看法。
   
平安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张国君分析,国际油价继续走低的情况可能还会继续,但不一定能跌破每桶50美元。国内煤化工产业特别是煤制甲醇产业可能将在这次油价暴跌中受到最大冲击。煤制甲醇目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产能严重过剩;二是甲醇汽油的标准至今未定,甲醇汽油的前景怎样还很难说。而目前甲醇的价格已经跌得一片狼藉。在目前的油价下,煤制油原有的成本优势也已荡然无存。如果按照煤炭价格400元/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20年和利息成本为7%计算,煤制油的出厂成本对应油价大概为60美元/桶。表面看目前煤制油项目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利润空间并不大。
   
申银万国分析师郑治国分析,在基础化工领域,化工产品价格正在随着油价的暴跌而急剧回落。在国际尿素价格下跌的影响下,国内尿素价格整体走势仍以回落为主,国内秋播用肥市场少量的用肥需求并不能缓解厂家巨大的销售压力,根本无法支撑尿素价格趋于稳定或出现反弹。同时,国内甲醇、纯苯、硝酸的价格跌幅都达到20%,硫黄价格跌幅更高达50%。
   
中信建投证券研发部高级分析师赵献兵分析,油价下跌不利于基础化工产品盈利。化工行业拥有自上端原油到下端最终消费品的长产业链,但是化工产业链上端产品与原油的价格传导效应明显强于下端产品与原油的价格传导效应。因此,处于产业链上端的基础化工产业将受油价影响很大。自2002年以来,全球油价持续5年的上涨使基础化工上市公司整体实现了持续的业绩上涨。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化肥、磷化工、纯碱等多数基础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实现了100%甚至更多的增长。而在油价下跌的过程中,这类企业将同样面临业绩下降的放大效应。

返回